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新闻速递 行业访谈

马知渊:初心不改 逐梦前行

2020年01月09日 10:43

马知渊,1971年出生,天秤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参与制作的节目多次荣获星光奖、金鹰奖等大奖。

眼镜、灰色毛衣、牛仔裤,说起话来侃侃而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部副主任马知渊给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即视感。2019年岁末,刚刚和某个视听新媒体平台同行业务交流后的他,不断感慨在短视频的冲击下,少儿电视节目该何去何从。

从九十年代中期进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以下简称央少),二十余年的的职业生涯,他在不同的角色间从容游走——曾是知名少儿栏目《大风车》的制片人、担任过多届少儿频道“六一”晚会的制片人和总导演,还是《大头儿子》系列动画片的策划,多个动画栏目的监制。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角色身份不停的迭代升级折射出的是少儿电视内容的变化轨迹,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行业有所引领,不断为行业赋能的初心一直未改。

观众是否喜欢看是金标准

动画片审看、节目审查播出是马知渊日常主要工作之一。他每天平均要审看10部左右,有时候量会更大。这些动画片从全国各地的制作公司通过不同途径递送上来,制作公司对作品能否在央少这个国内第一亲子平台播出十分看重,在央少播过仿佛成了该片的重要背书。

同时,他多年来还担任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评审工作评委、北京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动漫影视推介暨创投会评审委员会评审嘉宾等社会职务。

播出平台方是连接观众和创作者的桥梁。既要了解创作者的初衷,又要精准把握观众的口味喜好。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马知渊早就形成了一套对于优秀作品的评判标准。

什么样的动画作品可以称得上优秀?判断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内容健康是前提。动画作品在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作者要坚定不移地把握动画创作的正确导向,让动画片成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二是故事要好玩有童趣,符合孩子的欣赏视角。三是观众是否喜欢看是金标准。马知渊的原话是“收视率也是重要标准之一,收视率高,说明只有孩子喜欢看,节目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复杂的行业现状

多年的工作经验练让马知渊就了一身“绝活”——10分钟之内就能对一个片子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些年他审过的片子很多,感触更多。

在2020年即将到来的时间节点,回望过去10余年的国产动画片发展之路,一个显而易见的脉络是,随着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的加大,国产动画片质量稳中有升,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

但马知渊还是认为好作品产生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数量可以再多一些。整个动画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低幼动画作品仍是主流。提交央少审看的动画片,百分之九十都是低幼作品。马知渊分析说,除了多年来的播出习惯所致外,由于低幼年龄段的孩子自主鉴别力较弱,更容易引导,这导致很多从业者误认为低幼作品的制作门槛更低,所以更多从业者投入到这个领域,进而导致了10岁以上的孩子可看的作品甚少。马知渊表示,对此央少也在逐渐增加受众为较大年龄段孩子的动画作品播出,向市场释放信号。“其实10岁以上的孩子爱看的动画片,10岁以下的也会爱看”马知渊如是说。

动画人的理想主义是把“双刃剑”。精品的诞生离不开创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但是一味痴迷于艺术创作而忽略了受众对作品而言也是种伤害。马知渊曾经不点名地批评过一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片,该部作品的主创团队全部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动画专业,痴迷执着于国产动画创作,但是故事和形象设计完全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解和想法,以专业自恃,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事实证明,这部动画片的收视效果不佳,从市场反馈来看,该片没有充分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动画形式论证不足。“在迪士尼,动画片一定是适合动画形式表现的内容。能用二维表现就不用三维”,而国内很多企业好大喜功、不计成本,很多作品是否需要动画形式论证不足就盲目上马,造成资源浪费。

国内动画行业创作诉求点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动画作品是创作者的理想,有的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有的是为了地域宣传,中国的动画行业情况很复杂,而真正为孩子考虑,从孩子角度出发的并不多。

“孩子喜欢、对孩子有益”才应该是第一要求。这是马知渊对动画创作的认知,也应该是所有创作者的金科玉律。

接地气的独家见解

马知渊是天秤座,这个星座善于交谈的特点在他身上表现显着。多年的经验积累,他总结出了很多有别于学院派的独家行业见解。他曾多次受邀到制作公司进行经验分享,听众普遍的评价是“接地气,干货满满”。

作品要在价值观上尊重孩子。尊重,是把孩子当大人看,而不是主观判定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思维是完整的,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在价值观的传递上,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是强硬地填鸭式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才是好作品的至高境界。

题材接地气。马知渊特别喜欢《加菲猫的幸福生活》,猫猫狗狗的快乐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好作品的选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故事让观众有体验感、代入感,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讲究。

动物造型可介于人与动物两者之间。动画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形象的艺术。观众也许会忘记动画片的情节,但是像孙悟空、黑猫警长这样的中经典动画形象却尽人皆知,令人难忘。在动画片中,每个角色选定什么动物来表现一定要有所考虑。《疯狂动物城》中一看到牛局长壮实的块头,硬朗的线条,他就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警察。再比如加菲猫,看上去是一只猫,仔细体会又像一个顽皮的老人。真正好的动物造型,要似人非人,似动物非动物,处于两者的中间状态。这是因为孩子对于动物容易接受,但是因为孩子生活在人类社会,你得让他通过动物看到人类的影子。

故事情节要随时可进入。从幼儿的心里发展水准出发,动画片在脉络、桥段设计上要让孩子可以随时进入观看。他还是以《加菲猫的幸福生活》为例,孩子任意从一个时间点进入都不会影响观看。而国内有些玄幻、星宿题材的动画片,孩子从中间进入,完全看不懂。

经典桥段可重新包装。央少曾经播过一部叫《天眼归来》的动画片,收视率不错。马知渊对这部动画片的评价是“聪明”。因为每一集运用的桥段都很经典,比如隐身衣、神奇的杯子,就是用老梗换了新包装,用在现代孩子的身上。

从少儿心理而言,现在孩子和20年前的孩子喜欢的故事内核没太大差异,区别在于表现的形式是否适合新的时代审美罢了。我们鼓励创新,但是创新很难,需谨慎。经典桥段换上新包装不失为一种捷径。

现实主义题材可以在编剧上适度增加适合动画表现的内容,比如在天气、道具、动物等细节上下功夫。不要为了动画而动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要相匹配。

年末岁尾往往是总结的时刻,也是展望与重新出发的日子。

即将过去的一年,马知渊是忙碌的,他是国内最大少儿内容播出平台的从业者,更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思考者。

年岁更迭但初心不改,马知渊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国动画行业的进程。

联合行业各方,打造论坛峰会,分享传递各方的声音,这是他的计划。

如何以即将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升级改组而成的央视动漫集团为抓手,打造几部有精品示范作用的动画作品,这是他的思考。

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完善动画片播映体制,探索全媒体平台推送模式,这是他的思索。

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动画人一起,打造一所中国动画研究院。在这所研究院,大到技术创新、内容拓展、商业模式变革,小到前人使用的故事桥段的效果查询,大家都有据可循,这是他的梦想。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人生如是,事业如是,愿望如是。

相信中国动画产业在马知渊们的坚守与创新中,必将迎来新的灿烂与美好。

文章来源:http://www.xi1.cn/2020/0109/2481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