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要讲“三贴近”_中国动漫产业网-中国动漫产业综合平台 动漫与传媒网
通用证 -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热点:代理 动漫 动画 效果 女郎 产品 中国 漫画
联系电话:400-675-9240 在线QQ:2669710611
首页首页 / 中国动漫产业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解析 / 内容

文化建设要讲“三贴近”

作者:王和平 李一鸣 |时间:2012-04-20 10:50|来源:求是|评论数:|字号:[小] [大]
核心提示:文化建设应注重哪些细节,如何协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海南应该如何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中?在本期专题中,我们编发以下三篇文章抛砖引玉,与读者共同思考、探讨。

文化建设要讲“三贴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不但明确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揭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方针。文化建设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本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

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这两个最大的实际,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文化建设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着眼于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文化建设必须要贴近实际,逐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小康社会”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全面科学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一个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十六大以来我党政治领导工作的一个重心,而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则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重要要求。文化建设必须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基本建立起覆盖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能够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建设必须要贴近实际,充分满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现实要求。新时期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来提高认识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基本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文化建设必须要贴近实际,全面适应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现实需求。一般认为,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绝不仅仅是哪一个单方面的军事、经济或科技力量的竞争,而是取决于经济、政治、军事、技术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我们今天文化创新和文化崛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参与国际间综合实力的竞争与较量中,我们不但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更加要充分具备当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出适合现代品质、符合现代精神和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化产品,形成强大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促进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建设要贴近生活

文化建设要贴近生活,就必须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中去,充分关切社会各阶层的声音与需求,全面反映社会各行业、不同群体的真实生活,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毛泽东曾要求文学艺术工作者要贴近生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择取了最丰富多彩的原始材料,吸取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成分,文艺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文化建设才奠定在坚固的基石之上。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根据客观现实和社会主流的文化需求,充分关切来自各阶层的声音,全面反映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各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贴近生活与贴近实际具有一种密切的辩证关系,生活是实际的生活,实际也是生活的实际;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离开生活去谈实际,只能如同空中楼阁,毫无根基;离开实际谈生活,亦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虚无缥缈而难寻根据。

文化建设贴近生活,其内容反映和包含了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真实的内容信服人、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以真心的艺术语言感染人。改革开放以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故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开始被激活,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改革创新的鲜活事例和优秀人物,反映现实生活、提炼现实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文艺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新时期,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区分,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得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图书、影视、广播、动漫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

文化建设贴近生活,它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都是直面回应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打开方便之门。公共博物馆基本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等等。随着我国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一项项文化惠民措施、文化共享工程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00多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行免费开放,2010年接待观众超过4亿人次,比免费前增加了一半。

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就必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建群众之所需,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需要不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化建设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曾说:“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文化建设贴近群众,就是要坚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最根本的主体,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最广泛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明显提升,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创造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建设贴近群众,不但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而且要把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意愿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工作的实践成果。号召最广泛的群众参与,获得最广泛的人民支持,既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大法宝,也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途径。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责任编辑:半夏[复制网址] [打印]
Tags:文化建设 贴近

网友评论

本周排行

图片新闻

焦点关注